哪好玩又不花钱的小游戏 好玩又不花钱的游戏

一、不花钱的四大亲子小游戏
马上就是暑假了,孩子在家的时间多了,家长应多花时间陪伴他们。和孩子在一起,最美好的莫过于一起玩亲子游戏,本篇介绍了4个不花钱的亲子小游戏,可供参考。
1、变脸游戏
道具:手掌和丰富的脸部表情
这个大家肯定都玩腻了,就是忽然把面孔蒙住,然后放开,脸部不停更换表情,像川剧里的变脸一样。这个我比较拿手,反正就是怎么怪怎么玩,《康熙来了》里小S成天做鬼脸扮丑,照搬都可以学到好几招。我家祖宗往往被痘得目不转睛,然后咯咯大笑。也不一定要鬼脸,比如可以口中念念有词,你好,谢谢,红色,黄色,蓝色等。
亲子效果:让宝宝在辨识各种表情,哭,笑,吐舌头,惊讶等等,也让宝宝见识一个有趣的妈妈
2、刷睫毛
道具:妈妈的睫毛
这个是今天早上忽然想到的`。瓜子睡到我旁边,把手伸到我嘴里,我把脑袋和她的大脑门轻轻撞了一下,结果眼睫毛就刷到了她的,她觉得痒,也觉得新奇,不停地笑。于是,我就又和她玩了几回。幸好自己睫毛算长,不然还要拼命往前凑,鼻子都快碰鼻子了。如果妈妈眼睛痒的时候不要玩,可能眼睛有炎症,别传给了宝宝。
亲子效果:和宝宝近距离的玩耍,有助加强亲密关系。尤其是妈妈如果外出蛮久的时间后回来,宝宝好像不太黏人的时候特别有效。
3、骑马啦
道具:两条腿
瓜子的爷爷拿手的绝招。翘起二郎腿,把瓜子架到腿上,边抖边唱:马儿呀,你慢些走啊慢些走啊!……也可以两条腿平伸,靠臀部的力量把宝宝举起来。这个是体力活,没点力气还真做不久,一般都是老公来玩比较多。妈妈们如果力气够,可以用它进行腿部锻炼,美腿又燃烧脂肪,一举两得哦!
亲子效果:在骑马游戏中,可以让宝宝掌握节奏感,还能锻炼他的手臂力量,边唱边玩是最好,妙趣横生。
4、背一背
道具:背部
顾名思义,就是把瓜子背起来,房间里转一转,或是弓起背,把她托高或托低。因为瓜子爸爸一年基本见不到几次,所以这种体力活就轮到我了。最近开始尝试稍高难度动作,就是把她360度甩下……哈哈,就试过一次,不敢试了,这个还考验臂力的。因为经常抱瓜子,手腕这里大概有点炎症,吃不消了。
亲子效果:宝宝趴在背上的感觉其实很舒服,尤其是肉嘟嘟的宝宝,感觉就像背了一个棉花袋。不过我还是建议这种体力活让爸爸来,妈妈平时已经够辛苦,还是不要做主力了。
二、有哪些好玩耐玩又不花钱的手游
好玩耐玩又不花钱的手游有《梦幻西游》手游。
《梦幻西游》手游是由网易游戏基于原端游《梦幻西游2》开发的一款回合制角色扮演手机游戏,于2015年3月30日开启全平台公测。该游戏在中国大陆由网易游戏运营,收费模式为免费。
《梦幻西游》手游延续了端游的游戏背景与设定,6个经典角色如剑侠客、骨精灵、龙太子、虎头怪、巫蛮儿、玄彩娥和押镖、捉鬼等经典要素也都在针对智能手机特性优化后得到还原。
特色:
游戏中的特殊阵法共有十种,即:天覆阵、地载阵、风扬阵、云垂阵、龙飞阵、虎翼阵、鸟翔阵、蛇蟠阵、鹰啸阵、雷绝阵,最早由古代轩辕黄帝的大将风后所创。
到了春秋时期,纵横家鬼谷子对八阵图进行潜心研究和揣摩,并将所悟心得记录在书籍“鬼谷子”中,分为八册,每册分别记载了一种阵法。
三、不花钱,在家就可以玩的15种益智小游戏!
1、吸管,剪刀和细绳
玩法:先用剪刀把吸管剪成小段,再用合适的绳子把它们串起来。
学习:使用剪刀,小肌肉运动技能,穿孔的动作。
涵涵从两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迷上了使用剪刀,一开始是漫无目的地乱剪一通,看见一张稍微硬点的纸片,就会问我说:“妈妈,这个还有用没?”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,就会喜滋滋地拿去剪,直到剪的碎碎的。
后来,我就给她买了剪纸,要沿着虚线剪,然后拼图的那种。
这个穿孔游戏的难点对于3岁8个月的涵涵来讲,在于剪吸管的那一环,穿孔的那个环节,相对简单。
PS:妈妈们,在跟还不会使用剪刀的小宝宝玩的时候,可以把吸管先剪短一点,然后再慢慢增加长度。
2、串珠子
玩法:这个应该是蒙氏游戏里面的。不适合太小的宝宝玩儿,因为怕孩子往嘴里塞。
学习:专注力,手眼协调能力。
涵涵最初是玩我的旧手炼,我用那种针头比较钝的针给她穿线来玩儿。后来换成了这种有意思的珠子,让她百变造型。
3、分豆子
玩法:给宝宝一碗颜色不同的豆子,外加区分后放的容器,最少两种,也可以多增加几种。
学习:专注力、颜色。
涵涵小的时候,我要写稿子,或者做饭,都会让她玩这个游戏,现在她都还喜欢玩豆子,不过是不同的玩法,比如摆字、摆图案等。
4、水杯,筛子和海绵
玩法:用两个水杯相互倒水,用筛子把水里的豆子滤出来,用海绵把水盆里的水吸到杯子里。
学习:倒水的动作,筛子的使用方法,海绵的吸水特性。
这也是属于蒙氏教具,但我没有给涵涵花钱去买,筛子用的是茶具里面的,杯子一开始我用的是一次性的小杯子,后来换了几个不用的玻璃杯。海绵这个更好找,找一块然后剪成孩子喜欢的形状即可。
之所以后来换成玻璃杯,是为了让涵涵明白,小孩子也是可以用玻璃杯子的,不用怕碎掉!
5、切香蕉
玩法:拨开香蕉皮,在切板上把香蕉切成小段,香蕉皮和香蕉分别放在两个小碗里。
学习:生活操作,拨香蕉皮,切的动作,分类。
涵同学从一岁左右开始喜欢切各种东西,比如香蕉,比如豆腐。前些日子中秋节,她一个人在客厅玩,等我过去看她的时候,把月饼切了一桌子,还邀功似地请我品尝。
6、石头画
玩法:找一些石头,洗干净后让孩子给石头上色,画成孩子想画的样子。
学习:培养孩子想象力和艺术细胞。
涵涵每次跟她爸爸一起出去,都喜欢捡各种石头,很多时候回来口袋里都沉沉的,我就知道又捡石头去了。
把捡回来的石头让娃自己先洗干净,然后随意涂鸦。既满足了玩水的欲望,又满足了绘画敏感期的需求。
7、创意水枪画
玩法:支起画板,给水枪装上有颜色的水,让孩子对着画板射击,直到孩子玩累为止,一副美轮美奂的画作就完成了。
学习:我觉得这个最重要是让娃玩儿的开心,且高大上,哈哈。
小孩子都喜欢玩水枪的,并且乐此不疲。如果能脑洞大开想出不一样的玩法,孩子们会更喜欢哦!
8、拼贴画
方法:从各种包装纸和废旧杂志上剪下各种图片和图案,给孩子一个胶棒,可以一边教娃事物的名字一边创作拼贴画。
学习:胶棒的用法,事物的名称。
喜欢口红的涵同学,对跟口红相似的胶棒也是情有独钟。
9、小绒球穿隧道
玩法:家里的保鲜膜,卫生纸用完了,里面的硬纸壳的芯不要扔,简单包装一下固定在墙上或者家俱上,就成了隧道,找来一些彩色小绒球,就成了小球穿隧道的游戏。
学习:绒球在隧道里消失又出现,坠落的效果。
我觉着这个游戏,还能够让孩子感觉到物体客观存在性,对于处于“物权意识敏感期”的孩子,以及不爱分享的孩子,都是有引导作用的。
因为有的孩子之所以不爱分享,就是怕分享玩,东西不存在了。
10、用豆子描绘图案
玩法:妈妈在纸上画出几何图形,让宝宝拿豆子把图形沿线摆出来。
学习:形状与图案,专注力。
这个游戏相对低幼一点,可以让孩子很快地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线条结构。
11、画在地上的迷宫
玩法:用彩色胶带在地上贴出迷宫,让宝宝转圈圈走迷宫。
学习:身体平衡及逻辑思维能力。
最先涵涵痴迷于在纸上走迷宫,再后来我们去城市运动公园,她特别喜欢走那个花圃迷宫。
而这个室内小迷宫,无疑是下雨天或者冬天最好的迷宫过瘾法。
12、弹珠数数
玩法:妈妈用弹珠摆上1-5的数字牌,让她找出相应数目的弹珠放在下面。
学习:算术。
涵涵的数学启蒙比较早,从数字敏感期开始,很快就学会点数了,现在她玩纸杯,我问她有几个,十几二十个的都能数对。
所以,我觉得在敏感期内施教,真的会事半功倍。这种早期教育是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的,而且是在玩乐中开发智力,不等于那种拔苗助长式的“提前教育”。
13、停车场的欢乐
玩法:先用纸板做一个简单的停车场,并标好车位序号,同时也给每辆车标上序号。游戏开始了,每辆车只能停在同数字的车位上,看看宝宝停对了几辆?
学习:数字。
我觉得这个游戏非常适合男宝宝。女孩子家里好像也没这么多汽车,涵涵的好朋友嘟嘟同学家里的汽车,足以开展这个游戏。
14、剥鸡蛋壳
玩法:早上煮好鸡蛋拿给孩子自己去剥。
学习:生活实践,手指的精细操作。
这个玩法也是低幼版的,涵涵好像一岁多一点儿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剥各种蛋了。
今年我换了剥核桃的方式来锻炼她的手部精细动作。这个季节,不是有那种新鲜的核桃吗?我们用钳子夹好了,让孩子自己剥,特别是剥里面那层黄色的细皮时,我觉得比剥鸡蛋更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。
每次她爸爸和爷爷代劳剥核桃时,都会被我制止,我说我们会自己剥,我想孩子吃自己剥的核桃时,一定会感觉格外香吧!
15、纸箱里的艺术创作
玩法:给宝宝用纸箱打造一个私人空间,再给他一盒水彩笔,让娃自由发挥吧。
学习:涂鸦、创意
绘画敏感期的涵涵非常喜欢到处涂鸦,家里的墙壁和各种家俱几乎都不幸罹难。
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,非常喜欢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,毕竟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,渴望独立么。
所以,这个纸箱里的艺术创作肯定极具吸引力哦!